文丨韦敏
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是首批被纳入国家高端智库建设试点单位的唯一企业智库,具有国家智库与企业智库的双重功能与身份。如此特殊的智库应如何建设、如何发挥作用?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经研院)院长陆如泉提出了如下见解。
《企业家》:决策者是对决策最终结果负责的人,比较重视智库咨询报告是否接地气,而不会看重纸上谈兵的方案。所以,智库要发挥好作用并非易事。在您看来,企业智库发挥好作用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一是独立性。智库不能人云亦云,经研院需要支持中国石油集团(以下简称中石油)的管理层、决策层以及集团内部的相关部门。就企业内部而言,如果部门请我们做咨询,我们只站在部门的立场,而不是站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立场帮它出主意是不妥的。在国家层面,虽然经研院的经费90%来自中石油,但我们不能只为中石油说话,而要真正站在党和国家的层面,以独立的视角,拿出独立的意见方案,真正为党和国家服务,即提供的方案既要立足中石油又要跳出中石油,立足油气行业又要跳出油气行业。
二是思想性。智库人员应具备专家的思维能力和水平,这是思想性的基础。思想性体现在智库提出战略性建议时,其预见的准确度、分析是否到位;服务生产经营时,考虑问题是否全面、是否能提出与众不同的观点等。
三是实操性。作为智库,不能夸夸其谈。实操性就是能快速将咨询报告转变为制度文件、行动方案,使之成为董事长、总经理的决策依据,并带来实实在在的效果。这就要求智库研究人员要了解一线,最好有在生产等一线部门工作的经验,因为他们会比较注重方案的可操作性;同时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研究能力。
△智库研究人员要了解一线,同时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研究能力。图为中石油生产现场。
《企业家》:那些立足企业长远发展的咨询项目,如战略性和前瞻性咨询,效果要经过较长时间的验证,决策者采用此类咨询建议会更加慎重,如何提高这类咨询报告的采纳率?
陆如泉:
要让这类报告被领导重视、采纳,有几点比较重要。第一,有正确的方法论。做报告要有一套严密的模型,比如不论是预测5年以后的市场趋势,还是10年以后全球能源格局,都要通过工具、通过方法论说话。报告中数据的导入导出,对模型设置的参数、决定性影响因子等应该是比较科学的。
第二,报告内容体现的是一种规律性认识,或者叫基于最佳实践的认识。比如,别的公司或国际一流同行也曾遇到这种情况,它们当时是怎么处理的;或在未来一个时期,国际一流同行是如何做战略规划或情景分析的,而我们是严格与之对标的。总之,看趋势、看一流同行、看最佳实践。
第三,充分了解自身业务和国家政策。对自身业务要熟悉,且前期要做大量的调研。比如,中石油未来10年新能源业务应如何发展,基于对国家现有政策的分析和对中石油发展最核心、最关键因素的了解,做出来的报告才更有信服力。
另外,报告是否被采纳,还与领导的信任度有关。领导将你放到首席智囊、首席专家的位置,是基于长期的信任关系,如此,你提出的报告就容易引起重视。
《企业家》:智库是产出智力产品的组织,关于如何管理智库的话题很少见诸媒体。贵院是如何开展智库内部治理的?
陆如泉:
打造一流智库,一要有一流人才;二要有一流的资源,比如有足够的经费引进大咖级人物,当然智库自身也要有灵魂;三要有一流的治理,我们有一个相对立体、相对分层次的治理架构与网络。
中石油在集团层面有一个国家高端智库建设领导小组,董事长、工程院院士戴厚良担任组长;经研院另设政策研究室负责智库协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政策研究室是一体的,他们在集团层面发挥领导、支持、协调的作用;经研院则相当于专门的研究中心。
我们还有效地发挥了集团内其他研究院的作用,比如勘探开发研究院、规划总院、石油化工研究院、安全环保研究院的一些一流专家也会加入我们研究中心。经研院已成为一个智库平台,有效吸纳中石油一流专家,特别是从事社会科学、战略、策略、市场等研究的专家一起为智库建设添砖加瓦。
另外,为了吸引外脑,我们还把整个行业乃至全球的相关专家聚集在一起。经过两年多的评估,我们从全球范围内(目前主要是在中国)筛选出约50人的小而精的学术委员会,由工程院院士孙龙德担任主任,学术委员会每年至少开两次会议,然后再开展课题研究。
《企业家》:所有智库都关注自身的影响力,贵院未来在打造影响力方面如何更上一层楼?
陆如泉:
经研院是集国家智库与企业智库于一身的智库,其影响力包括以下四个方面,同时也是我们建设智库的目标。
一是学术影响力,即经研院的理论创新在整个能源行业的影响力。去年经研院成立了博士后工作站,奠定了学术基础,这也是经研院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另外,经研院还跟踪前沿理论,比如我院有能源安全理论,并试图每年发布《全球能源安全报告》,反映在理论创新和能源安全方面的一些新动向,提升学术影响力。
二是决策影响力,就是智库的建议对决策者的影响程度,当然决策者本人的能力水平也是构成智库决策影响力很重要的方面。
三是社会影响力。目前,经研院主要通过各种论坛活动扩大影响力,这些活动既有我们自己主办的,也有国家部委主办的。比如通过发布会、高端论坛的形式,发布行业报告和专业报告,如国际能源发展高峰论坛等。再比如,我这次去南非参加的“2023金砖国家治国理政研讨会暨人文交流论坛”是由中宣部主办的,它是金砖峰会项下的常设论坛,我是唯一的企业代表。作为智库代表能够去这样的国际场所发声,也是智库社会影响力的重要体现。
四是国际影响力。去国际舞台发声,积极参加支持中石油的国际化经营、央企的国际化经营、一些海外重大课题的研究,是我院的一个特色。在新冠疫情之前,我院每年接待国外同行或“走出去”的相互交流约200人次。疫情使这种交流大部分被中断,现在我院正在全力以赴地恢复,我相信今后这种合作交流的次数会更多。另外我院还有一大优势,就是对接若干国际能源组织,比如与国际能源署(IEA)每年都有人员往来,双方互派人员参与对方工作;我院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也互派人员。还有更重要的,我院前院长在2015年退休以后,成功进入国际三大能源组织之一的国际能源论坛(IEF)并长驻沙特利雅得,后当选为该论坛秘书长,是国际三大能源组织秘书长中的唯一一位中国人(2020年他5年任期已满回国),这也是我院国际影响力的体现。
《企业家》:您刚才提到了beplay网页登录简便 ,国外领先智库在智库建设方面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第一,会讲故事。讲好故事很重要,讲故事要讲得有血有肉,且要用国际性语言、国际性方式去讲。
第二,有灵魂人物和大咖级人物。能源行业的灵魂人物首推美国能源界战略学家——丹尼尔·耶金,他领衔的机构叫剑桥能源,成立于20世纪70年代,是全球公认的高端论坛。耶金先生每年牵头在美国休斯顿举办剑桥能源周活动,30多年以后,它已成为全球能源界的达沃斯论坛。论坛每年吸引五六千人齐聚休斯顿,包括全球能源分析师、跨国石油公司总裁、部分国家的能源部长等。耶金的号召力,要归功于他在20世纪90年代通过“十年磨一剑”写了一本著作《石油风云》,该书用非常通俗的语言讲述了现代石油工业100年的历史,一经推出就登上《纽约时报》等各大报纸的销售榜榜单,获得美国普利策奖。他以一本书奠定了自己全球能源界大师的地位,加之他以剑桥能源做平台,进而使剑桥能源成为了全球能源界的顶级智库。它已经被标普全球合并,现在是以标普全球的名义举办论坛。总之,灵魂人物、大咖级人物是支撑顶级智库的关键。当然,中国也有这样的人物,比如郑永年,他原是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后在华南理工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郑永年在中国战略智库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智库建设的核心要有一流的灵魂人物领军,没有这样的领军者,就会事倍功半。
第三,有财力。长期的财力支持也是建设一流智库很重要的方面。
《企业家》:就企业智库而言,智库建设应该避免哪些误区?
陆如泉:
从企业层面来讲,第一,对智库定位要清晰,且不能因领导者的变更而发生改变。现在中石油党组对经研院的定位就是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新型企业智库,它要求我院能够在能源安全、能源战略、能源转型、能源科技、能源市场,以及国际能源、国际化经营、能源地缘政治等方面建言献策并有所建树。这种定位应是长期的,否则智库会无所适从。
对企业智库本身而言,更重要的是自己想形成什么样的口碑、展示什么形象,这必须基于长期主义和专业主义的考量。我院正在打造自身的风格和学派,通过咨询报告体现经研院的特色。当然这取决于我们对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就像导师带徒,其学生拿出来的文章基本上一看就会知道是谁的风格。
第二,要讲政治。我们内部倡导研究无禁区,就是研究人员的研究和思考都是无禁区的,但发声要讲政治,否则就会误入歧途。
|